`
msongli
  • 浏览: 7433 次
  • 性别: Icon_minigender_1
  • 来自: 济南
社区版块
存档分类
最新评论

拖延症

阅读更多

摘自:http://blog.qq.com/qzone/622005144/1318866418.htm

 

 

 

为什么我成天忙碌在庸庸扰扰的人潮或是连篇累牍的公文中,却没有一丝成就感?

为什么我每天工作到精疲力竭,回到家后还要“剥削”自己可怜的睡眠时间流连在无聊的娱乐节目上?

为什么接受任务时志气满满,可干起活来,我却常常不堪一击,败下阵来,最后把一瓶贴有“大意”标签的后悔药一口咽下?……

 

我们是不是都一样,有着各种“拖延”的快乐与烦恼?

曾几何时,长辈们循循善诱“拖延是一种坏习惯啊……”,我们吐吐舌头、扮个鬼脸,撒娇耍赖。进入职场,我们故技重施,躲过了同事和头头一时的责难,却发现过不了自己这一关;我们“聪明一时”,找到无数个拖延的理由,却不得不在deadline前夜忙得昏天黑地,同时暗自感叹“糊涂一世”。回想起来,拖延已经不只是习惯,更成为了一种需要:一件事不拖一拖,没有人催一催,干起来就没劲……当这种需要强烈到无法驾驭,无法延迟满足,恐怕我们离所谓的“拖延症”就不远了。

当新任务被纳入schedule,它就和诸如时间、地点、联络人、方案等元素建立了链接,储藏在我们的记忆里。我们的记忆功能很强大,一旦形成这种网状链接,我们就很难轻易地忘掉。尤其是这项任务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。当一项任务处理起来相对容易,通常情况下,我们会第一时间捡起来解决掉,因为我们不想让它占据我们的大脑。但是有时候我们就想拖延,是不是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?我们给自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——太容易了,太没有挑战性……(潜台词:我懒得动脑子费力气去想去干)有没有发现,其实我们在偷懒。也就是说,拖延满足了我们偷懒的需要。

偷懒,人的本性,再勤快的人也有偷懒的时候。既然如此,生为凡人怎能没有偷懒的权力?但要清楚,犯懒是身体疲惫需要休息,还是心理贪婪渴望满足?网络游戏新鲜刺激,天下美食让人垂涎欲滴,朋友的盛情邀请……面对诸多诱惑,我们是否能够专心致志,快马加鞭?衡量“凡而不俗”的标准之一就是,可以牺牲“偷懒”这种低级需要来满足更加高级的需要吧。

这就可以解释,疲惫的时候,我们最容易拖延;厌倦的时候,我们最容易拖延;心不在焉的时候,我们最容易拖延……原来拖延的时候我们抱持着“依赖”、“不负责”的享乐态度,我们又可以套用小时候撒娇耍赖的小伎俩把事情“不了了之”。

当任务难度加大,我们是不是也会畏难,工作热情也随之降低?我们会找无数个外界的不可控的理由来拖延?……其实理由只有一个——面对任务,我们选择了逃离。确实,拖延让任务暂时告停,但心里的恐惧却有增无减。时间久了,想想我们即将面临的任务失败后的责难、抱怨等未知的消极压力,我们甚至宁愿选择和恐惧做伴,毕竟这种感觉已经熟悉了吧。当我们抱着“长痛不如短痛”的念头再一次面对任务,我们不再有新鲜、好奇和挑战的热情,只有孤注一掷、听天由命、恐惧绝望。运气好的话,任务基本完成,落下点“皮外伤”,咽下一口“后悔药”就好啦;运气不好,重新来过,心就好像被捅了一下,疼痛、失望、沮丧、挫败、自卑蜂拥而至,冷暖自知。是不是很可笑——我们惯用的拖延方法根本不能解决实际问题,我们在自欺欺人啊。原来完成任务之前,我们已经强烈地暗示自己:我会失败,我会失败……所以,是恐惧怂恿我们拖延,让我们从一开始就“失败”了。

虽然“拖延”披着“偷懒”的外衣,形容枯槁,与“恐惧”形影相随,可是我们还是无法彻底摆脱它,有时甚至需要它,这是为什么?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尝试着像对待“饥饿”、“困乏”一样善待“拖延”呢?如果接受了它,我们又怎样为拖延善后呢?

当“拖延”的念头再次闪现,不妨偷偷乐一下:又想和我捉迷藏吗?别以为我没有发现你啊……让我们对照着自己的schedule,把每天的任务按轻重缓急排序,最紧急的、最重要的往前排。注意:最简单的也要往前排哦。重温一下学生时代的考试吧。每完成一项任务是不是都有一种卸下担子的轻松感,成就感又增加了一分吧。

疲惫了吗?让我们开始一段小小的自我放松训练吧——走到窗前,眺望远方,先让两只眼睛彻底休息一下;接着,用自己习惯地方式活动手腕、双肩和腰肢等身体的各个关节,感觉一下身体的存在和酸痛。然后,放空大脑,想象自己在一个最怡人的环境里,无所事事,悠闲自得;最后,调整一下呼吸。吸气时,尽可能让空气一点点从口腔进入胸腔,再下沉到腹部;呼气时,腹部一点点的把空气压到胸腔,再从口腔吐出来,整个过程尽可能深沉绵长。在我们获得放松感后,慢慢地走出刚才的世界,回到工作的环境,与同事打个招呼。有时间的话,向前辈取经,或是交流一下工作心得。这种交流不但会让自己在工作中少走弯路,还会时刻感受到集体的归属感。

除此之外,长久的改善“拖延症”,我们需要培养自己“延迟满足”的好习惯。养成这种好习惯对于我们克服很多坏毛病都有益处。拖延的念头又来了吗?问一问自己,是身体累了,还是心倦了?是有什么在诱惑自己,还是任务难度太大令自己害怕了?放慢行动的速度,不被无形的压力追赶,找找自己的节拍;满足合理的需要,为身体解乏,为心灵增氧,为精神打气,把精力投注在目前急待解决的事情上。在我们一次次成功地改善拖延习惯的同时,也增强了心理免疫力,“拖延症”也就“不药自愈”啦。

“拖延”就像是一面镜子,也许它每天都会出现,提醒我们关照一下自己的“妆容”,让我们觉察到,原来在庸扰忙碌的一天中,我们已经忽略了自己身体的、心灵的抑或是精神的需要,我们真正要做的不是在行动上拖延任务,而是在心里为自己挤出一点时间,挪出一块空间,播洒一份爱的阳光和雨露。所以不要为了拖延自怨自艾,先问一问:今天我爱自己了吗?

分享到:
评论

相关推荐

Global site tag (gtag.js) - Google Analytics